
新湖南客戶端10月18日訊(通訊員 廖湘 唐凌云)為解決困難殘疾人出行難、洗浴難、做飯難等實際問題,讓他們更安全、更幸福地生活。今年以來,東安縣殘聯把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做為重點民生實事項目,做到一戶一方案,量身定制改造內容,把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。
家住大盛鎮回隆居委會的羅良超, 2019年因車禍導致大腦和雙腿受損,并喪失語言功能。過去家里的衛生間不僅是老式廁所,而且還要由家人背他上樓,洗澡、上廁所可以說是相當艱難。今年7月份,東安縣殘聯根據羅良超的居住情況,把衛生間從原來的二樓改造到一樓,并配備了坐便器、熱水器等電器。尤其依據他的身高,專門為他設計了扶手,讓羅良超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。“以前上廁所要一個人背著,一個人扶著,防止摔跤,縣殘聯幫我們改造了衛生間后,大小便他能夠自己去,刷牙、洗臉他也能自理了,方便了很多。”羅良超的妻子劉明淑說。
2014年因心臟病手術后,曾憲德全身無法動彈,后因骨頭壞死大出血,導致雙腿壞死,左腿截肢。因為肢體殘疾,常年與輪椅為伴,家門口那短短的幾級臺階成了曾憲德出行的最大阻礙。不僅如此,衛生間狹窄的門也讓輪椅出入變得不方便。說起這次改造,曾憲德表示十分滿意。“廁所加寬了,門加寬了,安裝了熱水器、馬桶、扶手;還對我家門口的坡道進行改造,沒改之前,我都在家里坐著,一般不出去,也出不去;現在坡度平整了,我可以坐著輪椅進出,那生活就不一樣了,要好多了。”
為高質量完成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,東安縣殘聯從今年4月份開始在全縣范圍內進行摸底,篩選出100戶困難殘疾人家庭,投入資金50多萬元,根據殘疾類別和實際需求為每戶殘疾人家庭改造制定“一戶一方案”,內容包括殘疾人住房地面、坡道、衛生間、廚房、臥室、電器等一系列改造項目,為他們提供“個性化”和“人性化”的居所,切實提升殘疾人生活質量,提高殘疾人及家屬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“截止9月底,我縣已完成100戶困難殘疾人無障礙改造,現在進入入戶驗收階段,通過了解殘疾人對無障礙改造的使用情況,對收集的意見和建議在10月底前進行全面完善。”東安縣殘聯黨組成員、副理事長唐凌云說。
責編:何璐
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